发布日期:2024-04-15 09:35:22
陈某,女,45岁,五年前罹患乳腺癌,属于原位癌,术后无转移复发,体征平稳。近半年来出现了月经量增多的现象,持续了大约半个月左右,每日要多用4-5片卫生棉。
去医院检查,盆腔彩超提示:子宫肌瘤。但瘤体较小,医生建议保守治疗(口服药物),不赞同手术切除,并嘱咐定期复查。
陈某吃过药后,月经情况好转,但是因其之前的乳腺癌阴影,认为怎么都是一个“瘤子”,整日提心吊胆,忧心忡忡的。
有一天,她的同事告诉她,可以用益母草煮水喝,自己也是这样调理的,现在特别好。于是,陈某每天泡水、煮水喝,恨不得每样喝的东西都把益母草给加进去。
这就是益母草,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植物
就这样喝了一个多月,发现尿液颜色变红,在确定了不是月经后,又去医院进行检查。尿常规检红细胞4+,白蛋白2+,肝肾功提示肌酐、尿素氮有所升高,泌尿系彩超未见异常。乳腺彩超复查术后改变,未见异常。
医生仔细咨询病史后发现,陈女士血尿很有可能和长期大量服用益母草有关。
其实早有报道言:益母草中生物碱成分可引起肾毒性,引起肾间质、肾小管损伤。
医生让陈女士暂停益母草煮水,观察一段时间。1个月后再次复查,指标逐渐恢复正常。陈女士说了这样一句话“哎,都是中药害了我的肝、肾,都是无知闹得。”
中药是应该担责还是背锅?
俗话说“是药三分毒”,中药其实也是有毒的,中药的毒性广义是指各种药物的偏性,药物都具有某种偏性。药是治病的,如果健康人群或者不适合的人群胡乱用药,药也会成为毒,因此不可盲目、过量服药。
很多人觉得中药毒性小,能治本,服药的时候就想多喝一点,认为这样能早点好。“反正副作用低,也不怕”,这是李忠教授一个患者在服药过量后出现问题,前来复诊时说的话。一问才知道这个患者一天服了三副药!诊室的每个人听了都吓了一跳,让他赶紧停服,好在最后没出大问题。患者不遵医嘱服药,时间长了会出大问题。
药物的使用必须非常谨慎,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包括:剂量的大小,药材的质量、炮制的方法、配伍等都可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。比如案例中提到的益母草,狭义来讲是无毒的,但是陈某不经辨证,且没有专业医生指导(听同事说有用)就擅自用药,且长期、大量服用,最后造成肾功能受损,药也就成了毒。
中药通过合理的配伍可使得毒性减轻,如若配伍不当,又可增强毒性,如中药配伍禁忌中的“十八反”和“十九畏”。
陈女士的案例不仅仅是个案,在临床中,很多患者怀着“死马当活马医”的心态,去尝试所谓的“偏方”“秘方”“土方”,或者同种疾病的中药处方。这样一圈下来,不单单是耽误疾病的控制,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悲剧。
比如之前3.15前后爆出来的一件事:王女士在母亲被诊断为乳腺癌后,带着母亲从沈阳到武汉找“神医”喻某保治疗。历经九个疗程一年半的治疗,花费20万元后,王女士的母亲因癌症多处转移病发,并很快不治死亡。
大家看治疗期间的具体操作:
“承诺不开刀手术,只需吃他的药,就能治愈我母亲。最坏的情况,也能带癌生存个十年八年。”
“用手术刀会破坏神经和血管,用瓷碗碎片不会发炎”
“放血几斤,一次可以管三十年”
“用装修用的石膏灰加盐外敷肿瘤,适当加点水泥效果更好,而水泥标号越高越好。”
……
这样的药物,大家能相信吗?(图片来源:澎湃新闻)
这样的言论和治疗方法,很显然是不靠谱的。但癌症患者求生心切,患者家属爱母心切,“神医”正是利用了他们这种心理,不仅浪费钱财,还严重耽误了正规治疗进程。
仅用这两个案例来告诫大家,切勿病急乱用药,也勿自己开方下药,切莫因小失大。试想一下,如若陈某在检查中,发现原本的乳腺问题爆发,她是不是后悔莫及呢?